中医讲:“血遇热则行,经遇热则通,寒遇热则温,湿遇热则散,风遇热则出,火遇热则解,痰遇热则化,虚遇热则壮。”
“三伏贴”即是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,通过温热药物贴敷背部穴位,使人体的阳气得天之阳气、温热药物相助,使阳气益旺,以阳热祛除体内的“阴寒伏邪”,调和脏腑阴阳,将“冬病”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。因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,故能保护脏腑,且使用方便、副作用小,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,深受患儿及家长欢迎。我院中医科多年坚持临床贴敷 “三伏贴”,使很多儿童受益。

贴 敷 方 法
“三伏贴”贴敷疗法3~5年为一个疗程。每年分为三个阶段,即头伏、中伏和末伏。一般每伏贴敷3次,共贴敷9次。但根据个体差异、患者的病情,医生可对贴敷时间、次数做适当调整。
适 应 病 症
①患有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;
②患有慢性鼻炎、鼻窦炎的人群;
③患有慢性咳嗽、反复感冒的人群。
禁 忌 症 状
①发热患者,或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;
②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极度敏感,特殊体质及接种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;
③贴敷部位皮肤有创伤、皮肤溃疡、皮肤感染者;
④其他的疾病,凡医生认为不宜使用该治疗的患儿。
注 意 事 项
①贴敷对象为1岁以上儿童;
②贴敷时间:1-5岁儿童1-2小时,5-18岁儿童2-4小时;
③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重、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;
④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,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,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。如果水疱较大,及时到医院处理。
⑤贴敷后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,应立即取下药膏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痊愈,若出现红肿、水泡等严重反应,及时就医;
⑥在贴敷期忌食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的食物,不要吃高蛋白、虾蟹类海鲜。
⑦贴敷当天不能游泳,4~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。
|